记者日前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落到实处,进而加快推进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该省已制定并开始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决心到2020年,通过加快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新生动能,将装备制造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支柱产业由3个增加到5个,新动能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
主攻方向明确 目标翔实针对性强
深入解读这一洋洋6万多字的计划可以看出,吉林省紧紧把握住了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即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动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加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其主要提升目标为:到2020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0.38%力争提高到1.2%,新动能产业则达到3%;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由0.11件提高到0.5件。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省轻重工业比重保持在40:60,五大支柱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新动能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保持8%。规模以上工业年利润提高到2000亿元以上。
智能制造取得新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由65.8提高到81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由53.6%提高到66%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31%提高到46%以上,宽带普及率由44.4%提高到50%以上。
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制造系统集成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五大举措确保任务目标实现
据吉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上述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实现,他们将紧紧围绕技术和管理创新、工业强基、军民融合发展等主要路径,加快实现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制造业重点产业率先转型升级。
主要举措包括:以有效投资支持有效供给,推进产业转型。重点是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支持传统支柱产业升级和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加快构建新的支柱产业体系。其中汽车产业将围绕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强汽车轻量化工艺、材料、产品及开发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三电”等关键系统技术攻关和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示范区建设,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汽车轻量化制造体系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石化产业将坚持大化工发展方向,突出原料路线多元化和产业发展园区化,补齐产业短板,积极优化乙烯产业链,重点发展丙烯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将坚持绿色有机和精深加工方向,加快完善种养加一体化;医药健康产业将发挥长白山立体资源库基础优势,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小分子化学药等创新发展;而装备制造业将坚持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国内领先的遥感卫星高端装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等7个研发制造产业基地。
以动能转换适应有效需求,推动供给升级。重点是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卫星及通用航空产业、精密仪器与装备产业、cmo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一批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速培育吉林新动能产业的“北斗七星”。这其中,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个产业到2020年,其轻量化零部件占整车的比重就将超过20%,插电式、纯电动汽车产能和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配套产能也将分别达到20万辆和15万辆份。
以先进技术补齐供给短板,提升供给水平。为此吉林省将瞄准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薄弱环节,遴选一批标志性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作为突破点,滚动实施156个工业强基重点项目,倾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主要推动资源、技术、产业优势明显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一批新材料加快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化生产,并在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工程等领域开展深度开发应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云计算处理器、高精度长寿命模具等一批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核心基础零部件;重点发展和推广铝及镁合金精密成型铸造、基因和蛋白质重组、旋压成型等一批先进基础工艺。
以管理创新引领品牌建设,增强供给质量。重点是推广精益管理模式,鼓励专业管理机构建立精益管理推广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精益管理咨询1929cc威尼斯的服务支持;引导企业创新组织结构,建立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组织模式和柔性化组织形态,以此提高企业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推进绿色能效管理,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绿色能源评价机制;全力打造吉林特色品牌,支持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省名牌产品达到1000个,省著名商标达到1600件。
以“互联网 ”融合供需升级,夯实供给基础。通过加快一硬(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一软(核心工业软件)、一网(工业互联网)、一平台(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重点是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推动具备智能感知和处理功能的技术产品加快发展,提升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的传感器和处理器等硬件的支撑能力;加快面向工业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等核心软件的发展;加快高可靠、低延时、安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业态;建设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工业云应用服务体系;实施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制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业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来源: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斌)
(责任编辑:石曦希)